司馬遼:國共的同與不同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於2005年第三次握手言和,這是國共兩黨自抗戰勝利後的19466月反目敵對了長達60年後的第一次握手也是歷史上的第三次握手。那麼這是什麼因素促成國共這一次握手的呢?這當然就是由某種共同目標所促成,而這個共同目標就是統一中國。然而,國共統一中國的方式卻完全不同,國民黨是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而共產黨是用鄧小平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而不管用什麼方式統一中國,制止台獨都是兩黨迫切要做的緊急大事,因為臺灣一旦法理獨立,兩黨的統一中國方式都立即失去效用,就像外蒙古的獨立一樣再也沒有迴旋餘地。因此國共兩黨第三次握手言和的最大共同點,只能是制止台獨而不是統一中國,因為統一中國由於兩黨統一方式的嚴重分歧还需要走漫長的道路。

臺灣人的獨立意識早2000年就已經快速上升為主流意識,因為當年臺灣舉行全民普選總統的大選,結果由主張台獨的臺灣民主進步黨推選的參選人陳水扁勝出臺灣自此也把國民黨一統天下的局面打破,由一黨長期執政變成了兩黨輪流執政,臺灣因此也免強算是步入了完全民主的國家行列,但台獨的步伐在民意的支持下也在加快。

陳水扁帶領民進黨上臺執政後,為了向支持台獨的選民交代,於是想盡辦法快速向法理台獨的方向邁進。而大陸的中共也就此形勢,於2005年由中共人大快速制訂並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為武力攻克臺灣鋪墊法律依據。

當時兩岸關係極其緊張,一方武力恫嚇要武力統一臺灣,另一方說要決戰海外守護臺灣民主價值。在隨著臺灣法理獨立情緒的不斷高漲並由此可能會重燃內戰的危急關頭,國共共同擁有的這個統一中國的共同目標,終於被催逼到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把國共兩黨過往的恩怨情仇全部蓋過或暫時忽略,從而激發起一種有難同當的民族精神,最終使國共能摒棄前嫌地第三次握手言和。只可惜這次握手言和的目標,只是反台獨的談判而不是統一中國的談判。

國共在歷史上,總共有三次握手言和。

第一次握手言和是國共合作時長三年半(19241月至19277月)。主要是由國民黨孫中山和共產黨李大釗撮合,背後則由共產國際和美國協助。次國共合作的共同目標為了建立各民主階級聯合戰線,共同討伐北洋政府。主攻方法是政治的聯黨作業(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和戰爭的聯合作戰,最終結局是實現了把南北分裂的中國免強統一在南京國民政府手中。之所以說是免強統一中國,是因為名義上中國領土和軍權是統一了,但實際上原來由各大軍閥控制的地區、以及國共分手敵對後共產黨建立的武裝根據地(包括蘇維埃共和國)和軍隊也不受南京國民政府支配。

第二次握手言和也是國共合作,時長九年半(19378月中旬19466月)。主要是由國民黨蔣介石和共產黨周恩來撮合,背後則由蘇聯協助。次國共合作的共同目標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主攻方法是戰爭的聯合作戰,最終結局是實現了把日寇侵略造成分裂為五塊統治區(1.日本、2.汪偽武漢國民政府、3.溥儀滿洲國、4.蔣介石重慶國民政府、5.毛澤東延安抗日根據地)的中國,免強統一在南京國民政府手中。之所以說是免強統一,是因為名義上中國領土是統一了(收復臺灣之後中華民國領土甚至比大清帝國留下的領土還大),但實際上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地域人口超過一億)和數以百萬計的軍隊和民兵並不受南京國民政府支配。

握手言和但並不是國共合作2005雙方握手後,只是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其中的共同點有三條:

(一)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是兩黨的共同主張。

(二)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於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

(三)和平與發展是21世紀的潮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利益。

兩黨基於上述體認,共同促進以下工作:

一、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

二、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三、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四、促進協商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

五、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

從《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可以看到,反對“台獨”是國共兩黨這次握手言和的頭等大事,故被擺在了第一條最前的位置(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其實是同一概念),而和平的願景只是跟隨其後。況且兩岸和平協定至今未簽訂,所以这一次只是国共两党之间的握手言和,而兩岸政府之間依舊處於敵對狀態,和平的現狀隨時可以激化為內戰。可見,這次國共握手言和最大的共同點就只能是——制止台獨。

但在憲政民主的社會,獨立是難以由政黨政治或軍事暴力制止的,因為這種社會體制是真正思想自由的少數服從多數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體制,一切思想(不管是盼望統一的思想或盼望獨立的思想)都可以自由發表,一切爭拗都由投票而不是由政黨政治或軍事暴力定奪,只要多數人願意,就可以通過民選的立法院議員修改法律和通過全民公投來決定究竟是獨立還是統一。但偏偏臺灣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憲政民主社會,所以國民黨想在臺灣制止民進黨搞台獨非常困難,搞得不好反而會成為逆反民意的敗選者。一旦成為競選行政權和立法權的敗選者,資源就會迅速沽竭,力量也會立即倍減,這樣就什麼事也做不成了。

或許是國共兩黨都預感到反對“台獨”的艱難,所以第三次握手言和只把反對“台獨”這個共同目標定義為願景而不是必須實行的合作專案,以免出現說到但做不到的欺騙尷尬。

而事實上國民黨也的確是由於與中共的關係密切,讓民眾看見它只反台獨而不反中共專制,而損失了眾多臺灣選票。結果國民黨2016年的臺灣大選中大敗,不但總統職位丟棄,而且連立法院的多數黨席位也不保,讓民進黨不但控制了行政權而且還控制了立法權,使在野的國民黨喪失了制衡執政黨的力量。

現在在野的國民黨反對“台獨”已經有心無力,而且在民進黨“清算國民黨不當黨產”的窮追猛打下自身都難保,反對“台獨”的重擔就只能落在中共的肩膀上。但臺灣境外的中共不管有多強大,都無法影響臺灣的民意,無法通過控制選票來反對“台獨”,唯一方法只能使用武力恫嚇民進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使其不敢隨所欲為。但中華民國與美國簽訂有“臺灣關係法”,臺灣一旦受到暴力攻擊美國有義務出兵支援,因此中共也不敢輕舉妄動。最近在蔡英文外訪和過境美國期間,中共也只能派遼寧號航空母艦圍繞臺灣航行一圈恫嚇一下就算了。

其實,台獨意識的抬頭,主因出在臺灣人無法接受一國兩制,因為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二十年的實踐證明是失敗了。失敗理據是:香港的法治、競爭力、言論自由、社會秩序和經濟優勢都在溫水煮青蛙地慢慢走下坡,而民主卻停步不前,貧富懸殊二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社會矛盾激化導致港獨意識不斷高漲,現在有約兩成的香港人寧願獨立也不要一國兩制,這是以前從未見過的。既然有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厭惡一國兩制而棄之,臺灣人又怎會擁抱一國兩制呢?

因此,共產黨用一國兩制統一中國肯定不行了。但國民黨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同樣不行,因為經過2005年連胡握手以及國民黨自2008年上臺執政了八年都一樣是無法實現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而且中國大陸自習2012上臺後民主法治有倒退跡象。所以臺灣公民在2016年的臺灣大選中,才投票選舉了主張台獨的民進黨蔡英文上臺執政,或許他們是想看看法理台獨又是否能實現。畢竟法理台獨雖然不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好,但卻比一國兩制好得多。

小結:

只看目前不看过去的历史

國共的同:統一中國,反對台獨。

國共的不同:國民黨奉行孫文三民主義的多黨競爭的憲政民主制度,共產黨奉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共產黨一統江湖的共產社會主義制度。國民黨是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共產黨是用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