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地道战》可作一点小小的修改


胡椒粉ppp 于 2012/1/29 6:42:26 发布 
看官必会笑我傻:都几十年前的电影了,还怎么改?痴人说梦话吧。非也,对过去的作品提出修改,可防范今天的电影犯同类的错误。何况,这也是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吧。

影片《地道战》中那高家庄、赵庄和马家河子都挖起了地道,家家户户都挖。按高家庄副队长的说法:“从庄里到庄外,里三层外三层”,挖到整个村庄的地下都是空的。而且各家地道相通、各村的地道相连,连成一片,一直挖到了鬼子的炮楼下。

这就有一个问题:那些挖出的泥土都到哪去了?这泥土的量太大,足以让每家每户门前屋后堆起一座座小山,集中起来就是好几座大山。且不说村里人的生活有多大的不方便(你家后院长出一座小山,你还怎么过?),这么大的动静,必会让鬼子发现。就算鬼子没发现,各村的维持会都是由汉奸组成的,会不发现吗?影片里汤司令也说了:除了高、赵两庄外,都成立了维持会。就算高、赵两庄没有汉奸,隔壁村的汉奸看到这么大的动静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吗?影片从头到尾压根就没交代这些泥土的去向。

刚开始挖地道时,有理由怀疑炉灶口的地道能否和马槽的地道连接;东家的地道能否与西家的相连;我庄的地道能否与他庄的衔接。因为这需要精确的规划、设计和计算,准确而严格的施工,还有光源和通风等问题,比在地面上凿隧道还要难。没想到我们高家庄的乡亲们“整整干了一个冬天”就完工了,而且还是“从庄里到庄外,里三层外三层”的庞大工程。更难想象的是:每段地道都能做到:“防水、防毒、防挖、防钻、防火”,简称“五防”。听起来有点象海底隧道的设计要求。我觉得,影片里应该有一位上级派来的、水平不亚于詹天佑的爱国工程师来指导,这问题就解决了。

《地道战》似乎要证明:任何不可能的事,在人民群众面前都变得有可能;任何困难的事都变得容易起来。这个主题思想我不反对,只是应该有所交代。就说“防钻”吧,队长高传宝的办法是“在地道口旁边,挖上一个掩体,一杆红缨枪就可以防钻。”你看看,多么简单。

如果敌人用手榴弹炸洞口,那红缨枪岂不遭殃?不会,完全不会,不是敌人没想到,而是“觉悟”很高的导演绝不会让他们这样干。汤司令在村头发现了三个洞口,即使派下去的伪军一个个被女民兵收拾或逮捕;派下去的鬼子也一个个被击毙或捅死,导演也没让他炸洞口。我觉得如果当时导演能意识到,安排汤司令拿出手榴弹要炸,被日本小队长山田阻止说:“你地不要炸地,会伤着我们皇军地”。这问题就解决了。

本来,挖地道只是为了躲藏,敌强我弱嘛,当然应该躲避求生存啦。如同老鼠躲在洞里,绝不可能攻击在外面的老猫——力量悬殊太大。抗战期间,北方一些地区挖地道躲避日寇是有的,偶尔击毙一两个汉奸日伪军也有可能,但作为一种作战形式就有点困难。毕竟地面上的日军有主动权,用围困封锁的方式就可让地下的人受不了;用炸药爆破或毒药的办法,可给地下的人以灾难性的后果。但《地道战》却把地道的攻防作用无限夸大,还“发展”出“地面工事”打击敌人。何谓“地面工事”?就是将沿街的房屋,每一栋的门窗都封起来,另凿射击孔,形成“交叉火力网”。观众会想:这沿街房屋的门窗封了起来,那平时老乡们自己又怎么进出?这问题影片没交代,但我想:嗨,这还用什么交代!门窗封了,不就从地道进出嘛!

从地道进出确是有点不方便,而且是每天多次进出,特别是携带婴幼儿的,或者是孕妇产妇老人什么的,有的通道甚至要人呈“大”字形上下,很不容易;进出地道是得花点时间,特别是挖在炉灶口的地道,烧饭后需等待其冷却方能钻入。每天煮三餐饭(夜宵不算),每餐煮一小时,冷却一小时,全天下来就有六小时不能钻。

但《地道战》的安排过于乐观,根本就不需要冷却就直接钻:敌人占领村庄后,整个地面被鬼子控制了,全村的人都在地道里,危急之中高传宝决定从炉灶口突围。 但炉灶正用着火——几个鬼子在炖着鸡,不时加火搅拌滚烫的鸡汤。如此火红的灶口,怎么出得去?

为了抗日的需要,当然出得去!你看那高传宝不戴任何防护,拉开灶口下的拉板,滚热的火团从头灌下,只见他把头稍稍一偏,躲过火团,再推翻火红的大铁锅,拔出手枪,啪啪两声,两个鬼子当场毙命。这看上去虽有点不实,但还可以接受,毕竟高传宝同志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嘛。接着,全村的男女老少,我想至少也有千把人吧,统统从这火热的灶口钻出,没有一个被烫伤——好像每个人都练就了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体。而且转移全村人如此大的动静,近在咫尺的敌人根本就蒙在鼓里,这需要何等高明的障眼法?我觉得导演不应该忽略这个问题,其实只需交代几句:隔壁房间有另一地道,可通村外,观众就会理解:村民们从这个洞口出,钻入另一洞口也。

另一个问题是,民房又没有钢筋水泥,怎能作“地面工事”用?怎么承受得了战火?这你不用担心,导演有巧妙安排:敌人假扮武工队失败后,为复仇,山田队长带领日军倾巢出动,还带来了多门火炮,大有炸平高家庄之势。按队长高传宝的作战方案,老乡们躲藏在地道里,而打击敌人主要靠“地面工事”——村里的民房。如果村里的房屋被山田的大炮炸倒炸塌,“地面工事”岂不成了泡影?影片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敌人的炮弹全都射到了空地上,“地面工事”完好无缺,否则又怎么体现接下来的“人民战争”的威力呢——进村的鬼子被我们的“交叉火力网”打得无处逃循。我对这样的艺术夸张一点意见都没有,日本人侵华本来就不正,火炮全都打歪当然也说的通。

但是有一点我要指出来:这个“网”的特点之一是射击孔非常隐蔽,有的小到只有枪筒那么大。枪筒塞紧了射击孔,又怎么观望寻找敌人?怎么发现瞄准目标?但我们的民兵只需把枪杆伸出来,闭着眼睛一抠扳机就百发百中。我觉得这有点虚假,其实只需将射击孔挖大一点点,影片看上去就真实多了。

还有一个小错误:按理说,从黑暗的洞里出来会晃眼,需等待瞳孔慢慢缩小、适应后方能看清。所以从洞里出来时,最容易成为在外者的攻击目标。但我们的民兵钻出来,都不需要适应,从洞里一爬出来就直接就投弹射击,没有一个是出洞后被打伤的。因为每次民兵从地道里钻出来时,敌人都是刚刚走过,或者背对着洞口站在不远处,于是民兵就一枪把他撂倒。好像民兵们都能“隔墙看物”,未出洞就知悉外面的事。我觉得此事导演安排不妥,应该让民兵钻出来时先作搓眼眨眼状再射击为好。

再来看看这个镜头:那村姑淑英瞅一眼窗外后对老公说:“鬼子进院啦!” 一点也不紧张,好像是一只猫窜进来一样。妈呀!鬼子进院子了,用我的目测,院门到淑英的窗前,还不到十米,淑英下地道都来不及了,但淑英仍没有下洞的意愿。我想,鬼子岂不是一眨眼就来到面前,但我这一眨眼不得不眨很长时间。只见她老公笑眯眯地说:“好!我去收拾他们!”于是她老公端起机枪,并不直接射击,而是转身挪开洞口、下洞、钻洞、与老乡打招呼、出洞、过墙、来到另一房间、瞭望、瞄准。这时鬼子还在院子里,达达达……,她老公的机枪一阵扫射,院里的鬼子全部倒地。好像他家的面积和大观园差不多似的。我理解导演是想展示地道艺术,再怎么样,都应该清楚旧社会劳动人民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怎么会住上大观园呢?这可是个原则问题。

作战中,不但乡亲们个个都镇定自如,连婴儿也不例外:你看淑英说话时怀里还抱着一个约两岁的幼儿,枪炮声中,这幼儿一点也不害怕,也不哭不喊。我想或者是那幼儿觉悟很高,或者是吃了少许安眠药吧。

在地道的光源问题上,我对导演非常不满。你看民兵们不带手电筒,也不携提灯,却可以在没有任何光照的高低不平的地道里快步如飞。须知没有光源的地道应该是漆黑一片,除非佩戴了红外线眼镜方能在黑暗中行动自如,导演同志你就不可以在地道侧壁上点盏灯吗?如此举手之劳啊。

最后还有通风问题,作为通道或短暂的临时躲避,地道的通风问题还不大,但全村的人都在地道里,人多就会缺氧,二氧化碳就增加,人是受不了的。现在旅游点供人参观的钟乳石岩洞,有的也要用抽风机来解决缺氧问题,何况那狭小的地道。导演只需交代在郊外某洞口有抽风机就行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8071920&boardid=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