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在台湾,大陆是苏俄文化

(李國政/作家)
真要深入瞭解何謂「中國文化在台灣」,就應略曉過去六十多年的「中國文化史」。自1949年中華民國遷台起,中國文化在海峽兩岸分了家,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大陸,中國文化遭到至少兩次嚴重的靈魂扭曲,一次是六○年代的文革」,一次是九○年代的「全民經商一切向錢看」。一般人都清楚意識到文革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但往往忽略「一切向錢看」對人心的腐蝕更甚於文革。
價值受到嚴重扭曲
文革的靈魂扭曲,雖然有「不說假話就辦不了大事」的誠信流失,有批鬥師長、「與父母劃清界線」的反人倫及社會信任斷裂等,但相對而言,其出發點是相當利他的革命理想,完全不含利己的金錢成分,動機相對單純。因此,雖然文革摧殘了大陸社會,但道德崩毀有限。這就是為什麼改革開放十年後,激情理想滿懷的北京大學生會忘我投入,發起一場追求自由民主和公平正義的六四運動。
反觀六四後,九○年代的「一切向錢看」,其動機就是赤裸裸的金錢功利,全盤自私,毫無「利他」精神,這種靈魂扭曲涵蓋並超越了文革的道德墮落,形成全社會的信仰道德危機,導致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所說的「中國社會正在加速走向潰敗」。這是何等觸目驚心的字眼?
正是這種全民道德淪喪的共業,形成大陸社會嚴重的黨內外腐敗、貧富兩極分化、誠信與公德喪失、社會不「和諧」,「群體性事件」不斷……至於年輕一代,今天還有幾人懷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士大夫精神關心政治?
再看中國文化在台灣,台灣沒有文革,在大陸的文革開始瘋狂「破四舊」、「打倒黑五類」時,台灣在同一時期推動的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故而,「後1949」的六十年來,中國文化是在台灣才得到最完整無礙的傳承。然而,文化如只有傳承而沒有創新,可能意義不大。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文化在台灣經歷了燦爛昇華。
文化傳承燦爛創新
台灣和大陸先後都有過經濟大發展。台灣不同於大陸九○年代「全民經商」帶來的全民墮落,台灣伴隨七○年代經濟起飛而來的,卻是多項精神文明的創新成就。首先,中產階級壯大後,提出民主訴求,衝撞威權體制,從1987年解嚴到1996年總統直選,台灣的民主體制全面建成,只用了短短九年。
倉廩實而知禮節,社會富裕的同時,是國民素質不斷提升。台灣社會的人情味聞名遐邇,大陸人尤其有感於台灣人的純樸善良,譽為「最美的風景是人」;縱使台灣在國際社會沒有法定地位,沒有聯合國席位,卻獲全世界140個國家的免簽待遇,包括條件最苛刻的美國,原因之一,便是台灣人的優良素質獲得國際社會肯定。
社會富裕後,走過「台灣錢淹腳目」的「貪婪之島」短暫迷失,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善」在台灣得到最充分發揚,其標誌是奉獻利他的「志工文化」全民化,慈善事業遍及海內外,典型代表是已走向全球的「慈濟」。將慈濟與大陸相對照是饒有意義的﹕1966年,大陸爆發文革民族浩劫,台灣卻誕生了至善的慈濟;佛教在大陸走向庸俗商業化,典型代表是少林寺,在台灣卻走向人道關懷的「人間佛教」,典型代表便是慈濟。
人文價值輸出全球
台灣文明卓越成就
台灣文明卓越成就
對照大陸,台灣的文明成就不但清楚顯示了「後1949」時代,中國文化在兩岸分別的提升和沉淪,讓我們更清晰理解為何真正的中國文化在台灣,也可印證「中國問題專家」說「中國文明尚未經過商業文明考驗」是何等輕率不當。這結論把「中國文明」於台灣發展出的卓越成就一筆勾銷,等於不承認台灣屬於中國文明,已不經意和「去中國化」為伍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